在上周末广州举办的feday中,webpack的核心开发者Sean在介绍webpack插件系统原理时,隆重介绍了一个中国学生于Google夏令营,在导师Tobias带领下写的一个webpack插件,webpack-deep-scope-analysis-plugin,这个插件能够大大提高webpack tree-shaking的效率。
tree-shaking目前的缺陷
tree-shaking 作为 rollup 的一个杀手级特性,能够利用ES6的静态引入规范,减少包的体积,避免不必要的代码引入,webpack2也很快引入了这个特性,但是目前,webpack只能做比较简单的解决方案,比如:import { isNumber, isNull } from 'lodash-es'
export function fun1() {
// do something
}
export function isNull(...args) {
return isNull(...args)
}
这个例子中,webpack会寻找引入变量的引用,当发现没有对isNumber的引用时,就会去除isNumber的代码。这其实不太实用,毕竟在现在的vscode中,没有引用的变量在ide中都会灰显提示,一般不会犯这种import某个模块却不用的错误了。
如果是接下来这种引入方式呢,我写了一个demo如下
这个例子非常简单,如果用图来表示是这样
在index.js中引入了func.js中的func2,并没有引入func1,但是func1引入了lodash。webpack检查的时候发现func.js中的确用到了lodash,所以不会把lodash去掉。实际上,我们根本没用到它。
webpack-deep-scope-analysis-plugin就可以解决这种判断。
插件效果
引入前
引入后
85.8kb -> 不到1kb
当然,我这里是标题党了,因为这里直接把一个lodash库给去掉了,所以变化才这么惊人。但是即使在实际项目中,我们也能轻易用一个插件减少大量的不必要的引入。
原理
原理方面,可以参考作者的Medium文章,解释得非常清楚,这里不做赘述。
webpack的原理,其实就是遍历所有的模块,把它们打包成一个文件,在这个过程中,它就知道哪些export的模块有被使用到。那我们同样也可以遍历所有的scope(作用域),简化没有用到的scope,最后只留下我们需要的。
我们提到的这个webpack插件,正是内置了这样一个scope分析器,它能够从入口文件中分析出scope的引用关系,最后排除掉所有没有用到的模块。
当然,这个插件也并不是自己做了所有的事情,它也是依赖于了前人的工作。 escope 是一个分析ES中scope的工具,插件作者将它改成了ts版本集成到了插件中,并且利用了webpack暴露的接口,可以解析出来的模块的AST树,基于这个AST就可以交给escope分析出scope的引用关系。
最佳实践
一些使用此插件的特殊情况也可以参考作者的原Medium文章。
首先,要用到tree-shaking,必然要保证引用的模块都是ES6规范的。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前面的demo中,引入的是lodash-es
而不是lodash
。
在项目中,注意要把babel
设置module: false
,避免babel将模块转为CommonJS规范。引入的模块包,也必须是符合ES6规范,并且在最新的webpack中加了一条限制,即在package.json
中定义sideEffect: false
,这也是为了避免出现import xxx
导致模块内部的一些函数执行后影响全局环境,却被去除掉的情况。
未来
当时跟这位插件作者沟通,他说将来有可能Tobias会把这个插件内置到webpack中,这也是符合webpack4零配置的趋势。但是我们也看得到,要将前端工程的dead code elimination做到和其他静态语言一样好,靠这些工具是远远不够的,模块自身也必须配合做到符合规范。
参考链接:
github项目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vincentdchan/webpack-deep-scope-analysis-plugin
Medium博客地址:https://medium.com/webpack/better-tree-shaking-with-deep-scope-analysis-a0b788c0ce77